(资料图)

广州塔周边交通问题,引起了各方关注。记者经过连日暗访,目睹“黑的”堵路拉客、路边议价、超载等行为,并且将有关情况向有关部门反馈。在有关部门执法后,情况如何呢?有些正在改善,路面执法人员多了。有些仍未解决,还有“黑的”出没,将车停在路边与乘客讨价还价。(8月16日《广州日报》)

这个暑期,是不是广州塔建塔以来、地铁3号线广州塔设站以来人流最为密集的一个暑期,我不知道。但我知道的是,近段时间以来,广州塔景区人气“爆棚”、热度“爆表”。高峰时段,如傍晚时分,别说行车难,行人想“突出重围”都不容易。对于广州和热爱这座城市的人们来说,这是一种“甜蜜的烦恼”——“烦恼”只因人潮涌动、交通拥堵,“甜蜜”则是人流如织、旅游红火。旅游火就有人气,有人气就有活力,在当下,这无疑是一幅令人欣慰的图景。

欣慰之中亦有隐忧,超限状态下暴露出来的交通问题,就是一个小到影响旅客体验、大到影响城市旅游形象的“管涌点”。譬如,有游客表示要去天河区林和东路华星酒店,有“黑的”司机竟然开价340元,简直是狮子大开口。此事虽是“黑的”司机的个人行为,但在游客心中,很可能就把它与这座城市的旅游品质乃至城市形象捆绑在一起。念及此,此事还小吗?旅游口碑积攒,就像推石上山,进一步难,退十步易,因此必须倍加珍惜,防止损害城市旅游口碑的个别现象积少成多。

纾解广州塔周边交通问题,宜疏堵结合。“堵”就是堵住非法营运者的路,采取路面巡查、稽查暗访、技术监控、游客举报等多种手段,不断织密打击“黑的”的天罗地网。“疏”就是要从存量上改善这一区域的交通状况、从增量上增加交通设施和提高运力。前者比如优化上落客区域设置,从空间上挖潜;后者比如增加公交线路、班次,尤其是适当增加夜班车频次,让游客游得开心、行得安心。此外,因为旅游管理牵涉文化和旅游、交通管理、公共交通等多个部门,为避免“九龙治水”,一个高效的协调机构、一套顺滑的合作机制不可或缺。(连海平)

来源:广州日报